酒鬼酒什么時候改成馥郁香型

  馥郁香型工藝經過傳統(tǒng)技術的發(fā)展和繼承,具有著一定的重要意義,沈怡方老先生對于酒鬼酒的馥郁香氣有著很高的評價,作為一個創(chuàng)新型的白酒它吸取了獨特的釀造工藝的精髓經過大曲酒和小曲酒的釀造進行巧妙的融合,從而成為了最具有特色的代表,酒鬼酒作為馥郁香型的一款特色,現在已經位于湖南省的第1位,那么酒鬼酒什么時候才變成了馥郁香型呢?

Content 2
  第一個階段:曲藥的改進。釀酒主要是靠微生物新陳代謝,曲藥是發(fā)酵的動力,是決定白酒風格質量的關鍵。篩選菌種和優(yōu)化制曲工藝是前期研究的一項基礎工作。湘泉酒和酒鬼酒采用典型的大小曲結合工藝,培菌糖化過程是形成其清香特征的重要工序。原來所用的小曲是沿襲湘西藥曲的傳統(tǒng)制作方法,1992年用純種根霉曲代替?zhèn)鹘y(tǒng)的藥曲作為糖化劑,既能保證良好的糖化效果,又能降低成本和便于擴大生產規(guī)模,這充分體現了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tǒng)釀酒工藝的完美結合。
  第二個階段:香型的專題研究。1994年在白酒專家的指導下,從生產工藝、發(fā)酵微生物、微量成分檢測分析等方面首次對湘泉酒、酒鬼酒進行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研究的總結報告及結論成為以后工作和生產的指南。1994年4月召開了“湘泉酒香型研討會”,到會專家初步設想為“復合型”或“結合型”,該提法基本符合湘泉酒、酒鬼酒的實際情況,當時的生產現狀是:前期培菌糖化而非清香或米香、使用泥窖續(xù)糟發(fā)酵而非濃香、中高溫制曲而非醬香、大小曲皆用而非藥香。
  第三個階段:課題推動工藝研究。1998年成立了湘泉酒長沙酒業(yè)研究所,聘用著名白酒專家雍級三為副所長并主持工作,對釀酒工藝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和準確的總結,完成了“提高酒鬼酒原料出酒率及優(yōu)級品率研究”的省級課題。同時,采用氣相色譜系統(tǒng)分析了酒鬼酒香味成分。
  第四個階段:改善口感,把握亮點,打造“文化酒的引領者”。進入新千年以后,白酒的銷售模式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從“做終端銷售”向“文化營銷”過渡,而白酒從傳統(tǒng)的作坊酒、工業(yè)酒、廣告酒逐步過渡到以品牌文化為宣傳手段的文化酒。2000年底田家貴接任董事長,抓住了這個有利時機,以酒鬼酒十余年“文化營銷”的深厚功底迅速打出了“做中華文化酒引領者”的旗幟,先后開發(fā)出新世紀酒鬼酒、珍品酒鬼酒、三千年酒等新產品。2001年,公司啟動“洞藏文化酒工程”,開始了對洞藏白酒老熟的技術研究,采用洞穴儲藏的方式,保障酒的老熟,改善酒的口感,實實在在地體現“酒是陳的香”,激活了湘西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
  第五個階段:香型的確定。由于酒鬼酒在香型上的獨特性,使其多年來沒有明確歸屬,在高檔產品中只能以兼香型概括之。經過公司科研團隊的潛心研究和精心準備,2005年8月,湖南省科技廳在吉首主持召開了“酒鬼酒馥郁香型研究”成果鑒定會,經國內著名白酒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鑒定,由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正式確立了酒鬼酒獨樹一幟的香型——馥郁香型。專家們認為:酒鬼酒生產工藝大膽吸納大、小曲工藝之優(yōu)點,微妙地揉合了醬、濃、清香的風味,無色透明、芳香秀雅、綿柔甘冽、醇厚細膩、后味怡暢、酒體凈爽,其工藝獨特,屬國內首創(chuàng),馥郁香型為我國白酒行業(yè)的一種創(chuàng)新香型。
  馥郁香型白酒與醬香型白酒有何區(qū)別
  一、口感與味覺不同:
  馥郁香型白酒集濃、清、醬這三香為一身,一口三香,具有“前濃、中清、后醬”的獨特口感。
  醬香型白酒則是酒體豐富醇厚,略有焦香,具有隔夜留香、飲后空杯香猶存的特點。
  二、生產工藝不同:
  馥郁香型采用大小曲混用后串蒸工藝。
  醬香型白酒采用堆積發(fā)酵后入窖發(fā)酵。
  三、生產周期不同:
  馥郁香型一個生產周期是四十天左右。
  醬香型白酒一個生產周期是一年。
  四、原料和工藝不同:
  馥郁香型白酒生產是先由糖化料和大曲發(fā)酵成濃香,又用高粱、糯米、玉米、小麥、大米加小曲生出清香,之后用中偏高溫大曲堆積發(fā)酵生成醬香。
  醬香型白酒先要粉碎紅纓子糯高粱,接著采用的是高溫大曲來生香最后采用下沙、糙沙等工藝釀造而成。
  綜上所述,對于酒鬼酒馥郁香型的確定其實并沒有明確的時間,只是經歷了一系列的階段,經過公司團隊的潛心研究和科研釀造而成獨特的生產工藝,吸取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優(yōu)點經過一定的融合,即醬香型濃香型白香型為一體的氛圍,是我國白酒行業(yè)中的里程碑,作為一款非常創(chuàng)新的香型,是我國的國內首創(chuàng)。

推薦閱讀